演化與適應
鯨的 演化來源至 今仍不是很確定的,因為其外形與解剖構造,多為對環境適應的結果,難以看出演化的特徵。由生化及遺傳研究發現,認為與有蹄動物較為接近。Harrison 及Bryden (1988) 一書中述及其最可能的祖先為中爪獸(Mesonychidae),這是一種原始的陸生有蹄哺乳動物,居住在北美洲、歐洲及亞洲。中爪獸是肉食性動物,推測 其中某一種吃魚的動物逐漸適應生活在有豐富魚群的淺水域﹐為適應水域生活,現生鯨目在外形及生理上有許多特化現象﹕為使游泳成為主要運動方式,在外形上有 許多改變,譬如體呈流線形,前肢成扁平槳狀,頭骨向前延伸,鼻孔移到頭背上方,生殖器藏於體內,新衍生出不具骨骼的尾鰭及背鰭,後肢退化,外耳及毛退化, 其外形雖似魚,但內部器官與陸生哺乳動物同源。 一般認為,可能是由長著皮毛的陸生四足哺乳類演化而來。


目前鯨豚類的外型與內部結構已經完全適應水中的生活,包括:

體型變成流線型、體毛則完全褪除,如此可增加流體動力的效率。
脖子短而僵硬有利於高速游泳。
前肢演化成胸鰭,後肢則已消失。
肌肉發達的尾部可提供強勁的推進力。
鼻孔移生至頭頂,以便從水面從容的呼吸空氣。
擁有絕佳的聽力可以補償消失的嗅覺,以及水中變化不一的能見度。
對二氧化碳具高度的耐受性,而且氧氣的利用效率約是一般陸生哺乳類的二至三倍,因此得以長時間潛游。
鯨豚類的胸腔在深潛時可塌陷,等上升時再恢復原狀,這樣的調解使他們在潛水時不會得潛水夫病。
具備數層有絕緣的鯨脂以保持體溫。



演化來源---古鯨


第一隻真正像鯨豚類的動物稱為古鯨類,約出現於五千萬年前,但不是現代鯨豚類的直系祖先,只是可能十分相似。

古鯨類動物包含的類型很多,體長從2公尺至21公尺不等。古鯨的軀體成魚雷狀,前肢已演化成槳狀,牠們生活在海岸沼澤與淺水海域。約在三千萬年前滅絕。



呼吸的方法

所謂的「噴氣」或「噴水」就是鯨豚類在吸氣之前的爆炸性呼氣,以及當氣呼出後在他們頭上所形成的霧狀裝水氣。噴出的氣可能包括:遇冷空氣而凝結的水蒸氣、積在噴氣孔內的少量海水及來自鯨豚類肺部細微的黏液噴沫。


回音定位

大多數的鯨豚,皆能借助聲音建構出周遭環境的「圖像」,這就是所謂的「回音定位」。牠們發出的聲音碰到周遭的物體後會彈回,並傳回內耳。藉著聽覺,牠們可了解四周環境,迴避障礙,搜索獵物,連繫同伴。因此耳朵聾了或出毛病的鯨豚,牠們可能會面臨走向死亡的命運。

以上內容純為學術性質,無關任何商業行為。資料摘錄自【海的巨人與精靈http://whale.zo.ntu.edu.tw】  

 

預約專線:(03)823-8000 傳真:(03)822-8326
花蓮市中美路315之1號 電子信箱: huadong8238000@gmail.com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鯨世界賞鯨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